精装房不“精装”,是大家吐槽的最大原因,很多小伙伴想象的精装可能是这样的 ↓↓↓
虽然不是很奢华,但是简单有格调。
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↓↓↓
温馨的设计也很好呀!
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,精装房居然普遍是这样的 ↓↓↓
不忍直视的死亡红地板!
铺面而来的土味墙纸。
整体搭配不忍直视,这哪里有我们年轻人的样子?
精装房虽然省心省力但是千篇一律实在让人困扰,改造该从哪切入呢?
采访了几位朋友:
“我家拆了猪血红地板,花重金换成橡木的?”
“我家砸了标配背景墙,改成了法式!”
但似乎全是表层改造呢?
小厨房动不了,大走廊缩不了,背景墙可以拆,拆了之后呢?
精装房改造分为两种—表层改造和底层改造。前者治标,后者治本。
1
表层改造
那些心中有美图,大刀阔斧自己动手改造的小伙伴很有可能会这样做:
1拆地板地砖踢脚线
拆掉原来的踢脚线就可以选喜欢的踢脚线了。
2拆壁纸
除了拆恐怕没有什么办法来拯救土味壁纸,拆吧。
拆好之后打磨墙面,各种墙面方案就可以任你选择。
3拆柜门
橱柜的颜值主要有柜门决定,将柜门拆掉重装是最简单的办法。
改完之后:
天哪120平的户型为什么厨房小的只能站一个人?
橱柜只有2.4米,减去水盆和灶台剩下的台面只有60厘米,完全没地方放电饭锅?
冰箱位只有65厘米,我心心念念的大冰箱啊,彻底凉啦。
2
底层改造
精装被人吐槽最多的就是千篇一律,换换壁纸和地板其实并不难,如果想要真的解决生活方式也变得个性化,那就需要底层改造。
如果你的家是一张白纸,一切从零开始,你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取决于你的价值观。
1协作
全家人一起协作,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做饭,只能容纳1人,那就在原有的厨房旁边外挂一个同步操作的烹饪功能区,不就解决了?
这可不是简单的外挂一个西厨哦,这个功能呢个区应该称为帮厨。
全家组队做饭不累,一顿大餐一个人做可能需要一个钟头,分工协作双出并用,四十分钟就能上桌。
2陪伴
据说有娃家庭客厅3大特征就是:
沙发靠背一排公仔、电视柜旁边堆着玩具箱、塑胶地垫搭配一切风格。
傻大客厅,一拆为二,传统的布局起居功能和儿童成长功能是在同一区域
将原本傻大傻大的客厅空间一拆为二,一边作为聊天专区,另一边作为亲子中心区。
亲子中心的灵感来源于动线分析。
3交流
用亲子区把宝宝的成长空间扥出来之后,客厅的第二区聊天专区就清净了。
改变传统沙发对电视的布局,把沙发组横过来形成面对面的聊天模式。
侧身也能舒服的看电视的沙发
精心挑选沙发和单人椅,靠背都是圆弧形的,无论哪个角度都能舒服的看电视。
回家下班晚了坐在沙发上和家人聊一聊,问一下今天的情况,谈谈家长里短。
完成底层改造的家,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精装房了,总结底层改造的关键在于巧用柜子。
+巧用柜子塑造新分区无需砸墙就自然划分亲子和聊天区
+功能强大的无烟厨房,给原本下小的厨房开外挂
小伙伴们你们支持底层改造还是表层改造呢?